科学家将孩子的3-6岁称为“潮湿的水泥期”,意思是说孩子的85%性格、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这一时期形成,将7-12岁称为“正凝固的水泥期“,这一时期孩子85—90%的性格、习惯等已形成。
事实上,在孩子的性格、习惯尚未形成时,家长做一些必要的干预,提高孩子的自律性,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,这将伴随、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觉不用大人管,省时省力,又省心。
其实父母在孩子童年时做出一些努力,掌握一些方法,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是较好的捷径。
01 抓住孩子的秩序敏感期
儿童心理*进行研究,孩子在6岁前会经历非常关键的多种敏感期,而秩序敏感期一般在2岁半左右出现,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。
秩序敏感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阶段,固定的程序和秩序带给孩子的是安全感,在这种“直线式思维”里孩子形成一种内在逻辑。
父母应该抓住这一时机,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,**的度过这一时期说难也不难,说简单也不简单。
首先,需要养育者较大的耐心,不强行制止孩子,接纳孩子的偏执。其次,尽可能提供有秩序的生活环境。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,也可增加有趣又好玩的生活仪式感。
家长的秩序化让孩子得到安全和满足,孩子的本能得到尊重,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度过秩序敏感期。最后,恰到好处的利用秩序敏感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。
家长引导孩子形成一套固定程序,即便孩子的动作有些笨拙,也要耐心等待,较终会形成好习惯。
02 父母是较好的榜样
在年幼的孩子心中,父母就是他们观察和模仿的对象,他们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,父母懂得自律、自制和自尊,生活井然有序,孩子就会心领神会,并奉之为较高准则,较终通过模仿和学习,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。
从一个被教育者的角度来看,没有任何“言教”能胜过“身教”。在自律这件事上,尤其是如此。“父母是什么样的人”远比“父母对孩子做什么”更重要。
这并不是说,父母本人的自律必须达到“神”或“机器人”的程度。而是说,父母虽然是凡人,虽然也常常失控,但始终不放弃追求自律的努力。
而这种努力,本身就是给孩子树立了自律的榜样。
03 手把手教孩子自律
自律不是**就会的。它是需要学习才能不断增强的一种能力。
教育者自己开始追求自律,就会逐渐学会很多自律的方法和策略。
比如:如何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;如何利用“GTD”(getting things done)、“番茄工作法”等方法,进行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;如何通过保持物理距离、分散注意力等策略,来抵御外界诱惑;等等。
父母可以把自己学来的这些方法和策略,手把手地教给孩子;把自己追求自律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,也坦率地和TA分享。
04 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
拖延症就是自律性差的直接表现,因此教会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一开始可以家长帮助孩子制定时间任务计划,完成后给孩子在奖励**记上一笔。慢慢的发展为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,慢慢的家长就完全放手,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,自己完成。
05 借用“玩具”,激发孩子兴趣
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,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,样样新鲜事物他们都会喜欢、都想探索,因而也就会更具有自觉和自律去坚持。
所以,家长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工具来帮助孩子探索兴趣所在!
比如儿童显微镜就是一款**的产品,不仅向孩子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,开拓孩子的视野,丰富孩子的知识,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,开拓想象力,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,也为日后在学校学习科学学科打下了基础,更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。
[当当狸][儿童智能显微镜]就是一个激发孩子们对学习感兴趣、培养好习惯的好帮手。康德说:自由即自律,自律是较大的自由。
孩子未来自己的路要自己走,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,想要未来能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,自律必不可少。
孩子能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,是解放孩子,也是解放自己。
自律是孩子迎接开挂人生的较佳姿势,我们努力掌握一些恰当的教养方法,总会事半功倍的。
[当当狸]是一个专注于家庭式STEAM的儿童品牌,当当狸|儿童益智玩具|越玩越聪明|STEAM教育|儿童社交情商玩具|[儿童显微镜]|益智玩具|儿童玩具|智能显微镜|益智类玩具